- 相關推薦
“差生”如何學好初中數學
導語:如今,初中數學在初中整個教學階段充當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很多科目都是以數學為基礎,數學更是他們的重頭戲。很多初中生覺得數學很難學,聽老師講課時感覺很容易,但是輪到自己做題就感覺無從下手了,就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差生”如何學好初中數學
一、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是學好數學的保障。
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培養(yǎng)起你對它的興趣,學習興趣是一個人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科學知識、不斷探求真理的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意向.興趣可以激發(fā)情感,培養(yǎng)意志,喚起動機,改變態(tài)度.濃厚的興趣還能激勵人們積極地探索、敏銳地觀察、牢固地記憶,也能促使人們積極地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學習興趣是完成任務的向導,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內馭力,是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習的強化劑,是補充智力發(fā)展不足的有效途徑。如果你討厭它,不感興趣,甚至頭疼、害怕,那你很難在數學上努力了。像這樣,對數學沒興趣、不努力,也就很難學好它了。
二、要有恰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數學是多功能學科,邏輯性、系統(tǒng)性都很強。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應該有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方法得當,可以“功夫不負有心人”事半功倍;方法不對,就會“費力不討好”,事倍功半。學習有效果,就會越學越有興趣;學習成績總是提不高,就會慢慢喪失學習信心。
是否掌握較為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成敗的關鍵。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wěn)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并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
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yǎng)自己再學習能力。另外,做題應把準確性與常規(guī)解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這也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好以下幾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1、做好課前預習
預習中發(fā)現的問題,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于提高思維能力;預習還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掌握聽課主動權。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2、專心聽講
做到五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
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和演示實驗的動作。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與老師的教學思路保持一致。
口到:就是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
手到:就是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上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要點等作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復習。聽課要提前進入狀態(tài)。課前準備的好壞,直接影響聽課的效果。
3、及時復習,把知識轉化為技能
復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復習要有計劃,復習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采取回憶式的復習:先回憶上課老師所講的內容,然后打開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補起來,這樣就把當天內容鞏固下來,同時也檢查了當天聽課的效果,也為改進聽課方法及提高聽課效果提出必要的改進措施。
4、認真完成作業(yè)
有不少同學把提高數學成績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題上,這是不妥當的,重要的不在做題多,而在于做題精,效率要高。
在準確地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練習是必要的。另外要講究做題的效率,即做題后有多大收獲,這就需要在做題后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題所用的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什么,是否還有別的解法,本題的分析方法與解法,在解其它問題時,是否也用到過,把它們聯系起來,你就會得到更多的經驗,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這將大大有利于今后的學習。當然沒有一定量的練習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權威楊樂院士在回答中學生如何學好數學的問題時,就是很簡短的三句話:一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多實踐,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多積累,三是循序漸進。這里所說的實踐,就是做題,就是完成作業(yè)。
5、及時進行小結,把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學完一個課題或是一個章節(jié),就要及時進行小結。每一環(huán)節(jié)的落實程度如何,都直接關系到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進展和效果。一定要先預習后聽講,先復習后作業(yè),經常進行階段小結。
6、建立一本錯題集
在平時的學習中,準備一個錯題本,便于學生課下復習使用,但平時學生課下只復習瀏覽自己的錯題本,卻很少要求看別人的錯題本。其實,經常借閱同學們的錯題本很有必要。借閱時注意:第一借閱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學的錯題本,這樣便于豐富、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第二,看比自己水平較低的同學的.錯題本,便于經常給自己敲響警鐘。借閱同時,要做好自己的讀書筆記,便于自己平時參閱。在開始階段至少一周要有兩次重現閱讀,過兩周后可一周,這樣循序漸進。此方法可運用于其他各個學科。
三、擁有堅強的意志力
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并不意味著學生就能順利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他們還會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困難。而使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心,勇敢地面對困難,繼而戰(zhàn)勝困難,獲得知識和技能,則需要堅強的意志。不少學生學習成績不佳并不是智力或其它方面有問題,而是他們缺乏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所以學習成績總上不去。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和堅強的毅力應從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堅韌性兩方面著手。自覺性是指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目的和意義有深刻的認識,從而能自覺地進行刻苦學習。
當學生認識到當前學習與祖國未來和自己的未來的關系,明確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時,才能排除外界干擾與誘惑,使學習成為自覺的行動。學習目的越明確,對學習意義認識越清楚,學習的自覺性也就越強。
堅韌性是指在完成學習任務時,堅持不懈地克服困難的品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而滿懷信心地迎接困難,奮力拼搏戰(zhàn)勝困難,就是意志的堅韌性的表現。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有了這種品質,在學習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才不會灰心喪氣;在取得好成績時,也不會驕傲自滿,而是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學習的規(guī)律和方法,奮勇前進。這種意志的品質,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四、擁有自信心與勤奮
自信心與勤奮也是對數學學習有著重要影響的兩種非智力因素。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通過努力能夠學好數學,這對于后進學生更為重要。因為如果學生對學習喪失了信心,那么它就失去了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力量。
數學知識、技能的獲得,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學生的勤奮與努力。所以培養(yǎng)學生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家張廣厚說:“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更不能投機取巧,只有勤奮地學習,持之以恒,才會得到優(yōu)秀的成績。”可見勤奮能彌補學生某些智力的不足,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
五、還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情感是人類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tài)度與心理體驗。在我們教育中發(fā)現,凡是數學成績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生,都經常與老師進行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且能和同學不斷的交流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斷切磋,分享經驗,共同進步。
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學好數學其實并不難。
【“差生”如何學好初中數學】相關文章:
如何學好初中數學證明題05-25
如何學好初一數學12-07
如何學好高三數學11-08
如何學好高一的數學03-07
怎么學好初中數學03-21
如何學好物理03-17
如何快速學好英語02-18
如何提高差生的成績09-22
學好數學的心得11-24
如何學好高一物理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