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記金華的雙龍洞》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記金華的雙龍洞》,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記金華的雙龍洞》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郁”等詞語。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能復述“雙龍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壯觀。
3.引導學生掌握按游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感受溶洞的奇觀,學習按游覽順序進行記敘的方式和運用恰當的詞句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五十年前的4月14日,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曾游覽過一個地方,并且把他游覽的經過寫了下來,這個地方就是浙江省金華的雙龍洞。這節(jié)課,讓我們隨葉圣陶老爺爺一起去游覽一番吧!
2.出示課題,(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指名讀,齊讀。
課題中的“記”是什么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游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出示生詞:“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郁”,指名認讀,教師和學生共同正音。教師強調生字“浙”的讀音是zhè,不要讀成zhé;“蜿”的讀音是,不要讀成;“蜒”字中間是“廴”,不是“辶”。要求學生在讀寫時注意。
3.相機理解如下詞語:油桐、溶洞、石鐘乳、石筍(教師相機展示圖片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4.再默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作者記敘了游金華雙龍洞的經過。)
三、探尋游蹤,理清條理
1.再讀課文,作者從金華出發(fā),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游覽雙龍洞的?(游覽順序)課文主要寫了哪些景點?根據作者游覽的順序,畫一張游覽示意圖。(可以各自進行,也可與幾個同學討論完成。)
2.匯報交流,理清作者游覽的路線。
金華→羅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3.指名出示畫好的示意圖,并按圖說清圖意,然后相互補充或糾正不當之處。
設計意圖:讓學生探尋游蹤,一來是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二來是考查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同時這也是為了學習寫游記的基本方法。
四、對照示意圖,找到相應段落再次朗讀
五、品讀交流,理解深化
1.品賞路上的見聞,講讀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作者出了金華城,去雙龍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詞語。(映山紅、油桐、沙土、新綠、溪流。)
。2)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給作者的感受是怎樣的?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象。(板書:一片明艷)
。3)觀看錄相,親自感受。你覺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作者還聽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句子:“隨著山勢……變換調子!保┢渲小半S著、時而、時時”加點,說說從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此句:溪聲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有時而窄,時而寬,時而緩,時而急的變化?學生想象、體會,課件播放vcd,練讀此句。
2.小結:作者一路上迎著小溪,看到了美麗的山景,這令他多么愉悅啊!那么他又是怎樣游覽外洞和內洞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研讀。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詞。建議教師給足時間,教師相機巡視指導,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
2.用“時而……時而……時而……時而”造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覽順序,誰還記得作者的.游覽路線是怎樣的嗎?(結合板書:先指名說,再各自練說。)
2.我們還隨著作者去領略了沿途迷人的景色。那么洞中的景物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跟隨著作者一道去玩賞、領略,好嗎?
二、學習新課,品讀理解
1.游覽洞口、外洞,教學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點?畫出有關詞句,邊讀邊想象。(洞口寬,洞內大。)(板書:寬、大)相機理解“突兀森郁”。
。2)練讀“洞口……很寬,像……。走進去,仿佛……”體會打比方的獨到之處。
過渡:從外洞到內洞要經過一段路,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課件出示游外洞、過孔隙的情景,指導學生理解“孔隙”。)
設計意圖:適時地出示課件,即是幫助學生理解內容,又是突破重點難點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對于描寫景物這類的文章,要給學生最直觀形象的感受。
2.游覽內洞,教學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1)這孔隙有什么特點?請同學默讀第五自然段,邊讀邊想。
(2)作者用什么方法通過孔隙的?他有怎樣的感受?讀課文畫句子想象畫面。
和同學交流,你體會到什么?(孔隙的窄、矮、險)(相機出示課件:“我又感覺……擦傷鼻子。”重點體會此句。)
。3)設計引讀:“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體會孔隙的特點。(按課文寫孔隙特點的內容設計。)
過渡:經過孔隙就進入了內洞,內洞又有什么特點呢?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
、倌x第六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想象體會,小組交流。
、诟爬ǔ鰞榷吹奶攸c。
內洞的特點黑(一團漆黑)、奇(洞頂雙龍,洞內石鐘乳、石筍)、大(比外洞大得多)。(板書:黑、奇、大)
作者的感受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很大。
課件出示:“這些石鐘乳和石筍……也很值得欣賞!敝攸c體會,練讀。
、蹆榷创_實很黑、很奇、很大,觀看錄相,欣賞體會。
、茏x到這里,你知道雙龍洞名的來歷了嗎?哪個句子講明了?(指名讀出有關句子,再相機點題。)
3.作者游完了內洞,又排隊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結束了雙龍洞之旅。
三、回歸整體,體會寫法
1.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敘述有條理,貫穿全文有兩條線索。一是游覽的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深黑的石洞→內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著溪流上山入洞的。
2.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四、情景再現,深化延伸
1.課件:觀看游外洞內洞的vcd。
2.說話訓練:假如讓你當游雙龍洞的一個小導游,你準備怎樣向旅客介紹雙龍洞呢?(根據游覽示意圖,注意導游的用語。)(先四人小組練說,再個別上臺表演,教師和學生共同評議。)
3.可引導學生選擇背誦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通過導游活動,將背書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習積累文中規(guī)范語言,進行內化,鞏固所學知識。)
4.總結:同學們,通過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這一課,我們同作者一起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奇特,體會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領略到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課后大家要認真背背自己喜歡的部分,好好欣賞欣賞。有機會,你們親自到雙龍洞去游一游。葉老游完此洞后依然興致勃勃,又沿著溪水往上走,去觀賞上面另一個洞冰壺洞,冰壺洞另有一番美麗的風光,他寫了另一篇游記,被收在中學課本里,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也可以查閱有關的資料。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記金華的雙龍洞》2
一、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詞,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②、按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內容。
、、歸納中心思想,練習按文章敘述的方法給課文列提綱。
、、通過學習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薄⒗砬逭n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2、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作者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的。
第一課時
一:預習探究
1、出示小黑板,朗讀生字。
。、理清課文的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场⒔虒W課文一、二、三段。
二:合作交流
1.談話引入,導入課題,板書題目。
齊讀題目,指導理解“記”的意思。
2、通讀課文,說說課文大概寫了什么。
3、檢查預習情況,指導讀準生字詞。
4、理清條理,給課文分段。
1、問:按游覽的順序,課文可以分幾段?怎樣分?
。病z查分段情況,指導分段。
板書:金華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品讀體驗
。薄⒆髡叱隽私鹑A城,去雙龍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讀課文說
說。(映山紅)(油桐)、(沙土)、(新綠)、(溪流)。
。、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給作者的感受怎樣?(板書:一片明艷)
3、觀看錄相,親自感受。你覺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導感情朗讀。
。础⒆髡哌聽到了什么?溪聲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有時而窄,時而寬,時而緩,時而急的變化?觀看錄相,然后說說。
。怠⒆髡邽槭裁匆獙懧飞峡吹降木吧?這溪流和雙龍洞有什么關系?
。、作者先游覽了洞口,你覺得洞口有什么特點?(板書:突兀森郁)理解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外洞又有什么特點?讀讀文中的句子,仔細體會,然后說說。
。浮⒂^看錄相,親自感受。感情朗讀寫洞口和外洞的語句。
。埂⒂懈星槔首x一至三段。
四:鞏固延伸
金華城的瀏覽路線還有嗎?
第二課時
一:預習探究
。薄⒊鍪拘『诎,朗讀生字。
2.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二:合作交流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覽順序,了解了作者先寫了路上的`景色和洞口、外洞是怎樣的等內容。
。、誰還記得作者的游覽路線是怎樣的嗎?外洞、洞口各有什么特點?(結合板書:引導學生說,先指名說,再各自練說)
。场⒀赝镜木吧绱嗣匀,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讓我們和作者一道去玩賞、領略,好嗎?
。、過渡:從外洞到內洞要經過一段路,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
三:品讀體驗。
。、這孔隙有什么特點?請同學默讀第四段,邊讀邊想。
。、讀后問:
①作者用什么方法通過孔隙?(小船)這樣小的小船通過孔隙說明了孔隙有什么特點?(孔隙窄板書:窄)
、谌伺P在船上后那個樣子是怎樣的?用“--”劃出有關的句子,
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人要這樣貼著船才能通過孔隙又說明了孔隙有什么特點?(孔隙矮板書:矮)
、勰敲,坐小船經過孔隙時的感覺是怎樣的?用“~~”劃出有關的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擠壓過來。”一句,自由朗讀,讀后問:“擠壓”是什么意思?(擠過來,壓下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從這又說明了孔隙還有一個什么特點?(孔隙險板:險)
。、小結:從這一段的理解可以知道孔隙的特點是......(指著板書理解)
。、設計引讀: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體會孔隙的特點。(按課文寫孔隙特點的內容設計)
5、經過孔隙就進入了內洞,內洞又有什么特點呢?
6、默讀第五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7、指導理解每句話講了什么,并結合理解“變化多端”、“顏色各異”等詞,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币痪,概括出內洞的特點。(板書:黑、奇、大)
。、內洞確實很黑、很奇、很大,觀看錄相,欣賞體會。
。、下面請同學再仔細朗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內洞的?
。丁⒆x到這里,你知道雙龍洞名的來歷嗎?哪個句子講明了?指名讀出有關句子,再相機點題。
四、作者游完了內洞,又排隊出了洞,你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有關句子來說說怎樣出洞的嗎?出示幻燈,學生先說,再指名說。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
五、小結:
第三課時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四、五、六段,跟著作者游覽了孔隙和內洞,了解了孔隙和內洞的特點,那上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感受?(時間允許,再自由朗讀四、五、六段,欣賞體會。)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歸納段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场⒏爬ㄖ行乃枷,指導給課文列寫提綱。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指名說說每一段講了什么?
二、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從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反映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雙龍洞的美麗奇特,體現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板書:可愛河山美麗奇特指導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三、指導給課文列提綱。(先自由完成,然后小組交流,再匯報討論)
四、質疑,完成課后練習,讀讀寫寫。
五、堂上檢查,背誦第五自然段。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通過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這一課,我們欣賞了雙龍洞的美麗奇特,領會到了祖國山河的可愛。課后大家要認真讀讀課文,好好欣賞欣賞。有機會,我們親自到雙龍洞去游一游。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記金華的雙龍洞》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學會其中9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寫作方法.
4.閱讀與想像相結合,了解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5.能根據自己所了解的雙龍洞的特點,向別人介紹某一景點.
6.能概括地總結雙龍洞的特色.
教學重點:
1、了解外洞、空隙和內洞的特點.
2、分清文章的主次內容并領會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從而學習其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1、由進內洞時作者的感覺體會空隙的特點.
2、在領會作者寫作目的的基礎上,學習其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浙江金華雙龍洞的資料,教師可準備有關雙龍洞風景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氣氛,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教師可從衣著上影響學生的感覺)我今天特高興,因為葉圣陶爺爺要帶我去浙江金華的雙龍洞游覽去呢!(等孩子露出羨慕的神態(tài)時接著說)你們想去嗎?那好,現在我們就跟著葉爺爺到那里去看看吧!(出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理清路線
1、引導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作者所游覽的景點,并排列順序.
2、找出表示作者游覽景點產生變換的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3、用做小導游的'方法(準備好導游的工具)激勵學生細讀課文,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并請學生按順序寫出幾個景點.板書;(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內洞)
三、探討主次,學習寫法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
2、小組探究文章的主次,并說說作者為什么這樣選材.
3、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
總結:寫文章時與題目關系密切的要詳寫,不太密切的要略寫,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四、課外拓展,小筆頭練習
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都到過那些旅游景點,并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2、課下仿寫一篇小游記.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領會感情
1、回顧課文中所描寫到的景點.(出示板書)
2、指導朗讀課文,找出重點內容.
3、讀后分析解決重.難點.
(1)、自讀描寫外洞的內容,找出描寫其特點的句子.
。⒆哌M去……一定不覺得擁擠"
反復讀這句話,用一個詞總結其特點.板書:(大)
(2)、用同樣的學習方法,小組探究"空隙"的特點.(。ㄕ
作者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告訴我們"空隙"的小呢?
引導學生分析,理解空隙的"窄。ⅲ
理解空隙如何小的句子.
體驗空隙如何窄的句子.
讀:"為從后腦到肩背……貼著船底了.""可是還能感覺……我又感覺……"
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播放進空隙時的多媒體,問:如果讓你躺在小船里會有什么感覺?
用語氣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3)、用學習前兩個景點的方法學習描寫內洞的內容.
同位討論并總結出內洞特點.(美)
從哪些地方看出它的美呢?找出你認為美的句子讀一讀.
。4、鞏固主要內容.
用自己所感悟是情感朗讀描寫外洞,空隙,內洞的段落.(教師適時點撥)
。5)、其他內容
學習1-3自然段,了解路上的特點.
出示相關句子:
。⑸缴祥_滿了映山紅……顯得有精神."
。⒎奂t色的山……眼前一片明艷."
"隨著山勢……時時變換調子."
指名學生朗讀句子,想想,議議體會到了什么?(美)
。ǔ鍪倦p龍洞路上的錄像)
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感悟朗讀.
根據句子提問:為什么同一類的花兒山上的卻比盆栽的有精神?
為什么同一條溪流會時時變換調子呢?
二、回顧整體,理出線索
在學生明白了作者的寫作順序后讓學生找出文中有關描寫溪流的句子.并總結: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另一條線索.它起到能把文章各段連接起來使之緊湊的作用.
三、濃縮感知,張揚自我
1、讓學生齊聲朗讀課文,并播放配音樂.
2、教師可由衷稱贊:"!雙龍洞,你是一個美麗而又神奇的地方。⒂纱俗寣W生也用一句話抒發(fā)自己的感受.
3、播放雙龍洞景色的課件,并請小導游對其中的某一景點邊看邊介紹,評出優(yōu)秀小導游.
四、課外拓展
給文中的幾個景點的某一處寫一導游詞.
背誦,并仿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記金華的雙龍洞》】相關文章:
記金華的雙龍洞語文教案06-03
《記金華雙龍洞》教案09-08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08-27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yōu)秀教案08-24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yōu)秀教案02-24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精選16篇)05-29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8篇08-11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15篇12-09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15篇)02-22
四年級語文教案《記金華的雙龍洞》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