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1
《魚游到了紙上》主要講一位聾啞青年是如何觀魚畫魚的,贊美了他做事一絲不茍、全神貫注、持之以恒的精神。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就是學習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感悟是如何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神態(tài)的。在閱讀了課程標準和單元導讀后我確立了4個教學目標。一是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茍、忘我、融為一體”三個詞語的意思;二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之間的關系;三是學習是如何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和動作的;四是培養(yǎng)學生做事專注、持之以恒的品質(zhì)。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游”和“畫”的對比朗讀;想象魚的動態(tài)的詞語進行擴展讀;將文字還原成真實的畫面來讀;通過音樂感受文字來讀。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滲透,即抓住關鍵的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讀書,整體感知,互相交流。
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提出不懂的問題,并且通過再讀書自己解決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再通過相互合作學習,嘗試解答。課堂上也應有生生互學的場面。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共性問題由小組代表寫在卡片上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共同梳理排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多給學生活動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克服課堂上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的現(xiàn)象。
一節(jié)課下來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對學生評價的語言欠缺,讀中感悟落實不到位。同時也認識到,課堂教學中,教學機智十分重要。我們一直說:備課,最重要的.是備學生。但是,我覺得,教師的備課,除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自己。因為,教師是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者,必須準確地把握教材,了解學生學習的特點,才能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設計精彩的課堂語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老師牽著走。同時,教師還要有收放自如的應變能力:當課堂中出現(xiàn)問題時,要及時解決,讓課堂教學始終圍繞一條主線,把教學目標貫穿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
語文,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每一次的遺憾和失敗,雖然讓我心情沉重,但也讓我在語文的教學之路中不斷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帶來思考。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2
在經(jīng)過緊張的一番磨課、評課后,現(xiàn)在坐在電腦前的我還無法放松下來。其實磨課已不是第一次了,從一次次的磨課中我感覺自己在慢慢地成長:從最初迷茫地面對課堂到逐步找到了點上課的門道;從被批得體無完膚到漸漸聽到了肯定的話音。
也許是我對自己過于自信,這次無論從教案還是上課準備中我都相信自己能把這堂課上出彩。但是在上后感覺沒有自己起初預料的那種成功感,留下的是對自己的一點點失望。在上今天這堂課前,我還借班上了一下,而由于怕壓力太大,只叫了胡老師來聽。在上這堂預演課的時候我覺得很輕松,感覺上得比較好,因為這個班級的學生無論是朗讀能力還是發(fā)言時的口頭表達能力都讓我很驚訝。經(jīng)過這堂課的熱身后我對今天的課可以說是信心滿滿的。但是在上完今天的課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上前應該聽聽更多的人的意見,不斷改進,害怕壓力就是害怕面對自己的不足!
今天的磨課與以往不同的是多了十幾個其他兄弟學校的老師,也許由于外在的壓力比較大,整堂課下來學生和我都沒能放開膽子。原本我班學生平時上課很活躍,但是今天課堂上的表現(xiàn)不如平常。我覺得這也是我自己應該反思的地方,平時對于鍛煉學生膽量的培養(yǎng)還不夠重視。話雖如此,但是學生一堂課中的表現(xiàn)跟老師自身問題設計及提出問題方面的表達是息息相關的。針對這堂課上后的.效果及其他老
師評課的結果,我做出了如下反思:
第一、這堂課中抓住了“游”字作為線索,并從“游”字展開內(nèi)容,體現(xiàn)主題。(本來教案的設計是這樣,但是由于準備的時候沒有多加揣摩,再加上課堂發(fā)揮不佳,致使后半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有點偏離教學主題,致使顯得有點散亂。)
第二、上課中對于學生的評價語在經(jīng)過預設后能夠比較完整的表現(xiàn)出來,比之前也嫻熟的多了。但是個別評價語還不夠精彩,我想這跟平時我積累的不夠多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第三、在這堂課中很多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學生冷場,這是由于我提出的問題缺乏一定的鼓動性、啟發(fā)性。很多問題由于預先設計時還不夠多加揣摩,致使造成問題不清晰,學生無從回答。
第三、這堂課中朗讀還不夠多,還不能做到從讀中讓學生感悟,做到水到渠成地體會到主題。(比如文中“青年靜靜地觀魚”這一場景,我在上課時抓住了“靜靜”一詞,讓學生通過換詞的方法幫助理解,但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僅僅是做到了“換詞感悟”,在學生感悟后未能帶領學生回到原句,細細品讀!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個道理我懂,只是在語文教學中我還不能真正做到放手讓學生去讀、去品味,這在我平時教學中做的也還是不夠的。
“吃一塹,長一智”,經(jīng)歷了一次次的失敗教訓,盡管是“摸爬帶滾”地在前進,但是我相信自己走路的腳步會越來越堅定,越來越自信!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3
本文主要講一位聾啞青年是如何觀魚畫魚的,贊美了他做事一絲不茍、全神貫注、持之以恒的精神。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就是學習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感悟是如何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神態(tài)的。
課堂上,我展示了幾幅學生的國畫作品,又展示了齊白石、徐悲鴻等名家的畫作,讓學生講解、體會國畫的技法。如此導入課堂,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文中寫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時,有這樣幾句話:“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沒說一句話”,觀察金魚入神著迷;“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作畫時全神貫注,一絲不茍,把金魚畫活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他好像和游魚已經(jīng)融為一體了”,作畫到了癡迷的境界,物我兩忘;“他似乎忘了時間,也忘了自己”,“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忘了回家”,我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個句子,反復朗讀,體會青年看魚畫魚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并聯(lián)系上下文,通過解讀這些句子具體的含義,體會到青年人雖然聾啞,但專注和勤奮,這是他畫的魚之所以栩栩如生,贏得了大家贊嘆的原因。
以讀促思:采用了多形式的朗讀,如:體會“游”和“畫”時,對比朗讀;邊想象魚的`動態(tài)邊擴展讀;還原畫面來的想象讀、配樂讀等。在教學過程中還進行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滲透,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本課的問題設計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給了學生充分展示的空間。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01-09
《魚游到紙上》教學反思04-03
魚的教學反思12-18
魚教學反思最新03-29
《秋天到了》課后的教學反思09-09
魚拼音的教學反思范文02-20
用彩墨畫魚教學反思12-21
《逍遙游》課后教學反思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