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英語課堂提問方法
導(dǎo)語:課堂提問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對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孔子的啟發(fā)式提問和蘇格拉底產(chǎn)婆式提問,他們用提問成功地引導(dǎo)學生學習,至今被世人所稱頌。一個和諧完整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和學生間的信息互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采取合適的策略與方法恰當且生動地設(shè)疑提問,能迅速捕捉到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小學英語課堂提問方法
1.關(guān)注學生興趣,以問激發(fā)求知欲
德國教育專家第斯多惠曾經(jīng)說過:“教學藝術(shù)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教師的提問只有關(guān)注學生的興趣,通過提問,讓學生有探究的欲望,并能根據(jù)教師的提問迫不及待地去探尋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提問才是最有價值的。
例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譯林版英語6B Unit 5“A party”的story time部分時,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介紹了幾位學生分別為聚會帶的不同的東西,并配上了插圖,唯獨對于Mike的聚會準備沒有進行說明。于是教師出示插圖(Mike手中拎著一個大袋子,不知道里面裝了什么),教師問道:“What is Mike going to do for the party ?”學生對教師的這個提問充滿了好奇心,也迫切想知道問題的答案。于是,帶著問題,學生迅速進入到了文本的閱讀。
2.把握教學目標,以問攻克重難點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中心和靈魂。在課堂教學中,所有的教學形式和方法都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的,課堂提問也不例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于課堂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的提問需要精心設(shè)計,以此一步步引領(lǐng)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最終完成每堂課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5A Unit 4 “Hobbies”一課,圍繞本課時“能夠介紹他人的興趣愛好,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的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把整個的文本分為兩大部分進行教學。在教學完男生的業(yè)余愛好后, 教師以“What are the girls’ hobbies?”進行提問,然后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的第三、四部分,通過略讀的方式找出女生的業(yè)余愛好。
3.抓住動態(tài)生成,以問引發(fā)深思考
課堂上的談話多是以師生間的提問與回答為主的。師生間問與答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動態(tài)生成的部分,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動態(tài)生成,以提問繼續(xù)發(fā)掘下去,引發(fā)學生更深的思考,讓學習變得更加有深度和厚度。
在教學譯林版英語4B Unit 4“ My day”一課,教師用生動活潑的圖片展示了阿貍一天的生活場景,學生被這些生動的圖景吸引住了。以下是教師與學生間的一段對話:
T: Whose day is it ?
S: It’s Ali’s day.
T: What about Ali’s day ? Full or free ?
S: It’s full.
T: Good. What about your day ?
S: My day is full too.
T: You have a full day. Can you tell m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morning ?
S: I usually get up at 6:20, have breakfast at 6:50, I go to school at 7:15.
T:Wow,you’re busy in the morning.
以上的對話,教師從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入手,通過提問,學生意識到阿貍的一天是充實的一天。教師以“What about your day?”進行提問,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去思考自己的一天是怎樣的。教師以追問的方式層層推進,學生的思考也漸漸深入,語言的輸出也更加豐富,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捕捉課堂瞬間,以問解決疑惑點
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還處于比較淺層次的'階段。在與教師的對話中,因為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的限制,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在師生對話中,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錯誤,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因勢利導(dǎo),促使學生重新去思考,使其最終意識到錯誤之處并改正。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6B Unit 4 “Road safety”一文時,關(guān)于“在沒有紅綠燈和斑馬線的情況下我們怎么過馬路”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一張圖片并和學生展開以下對話:
T: What is the boy going to do ?
S: He’s going to cross the road.
T: Can we find a zebra crossing or the traffic lights?
S : No.
T: Should we cross the road quickly?
S: Yes,we should cross the road quickly.
T: Can we cross the road quickly? Look here, what are these?
S: They’re cars.
T: So,the road is very busy. Is it safe when we cross the road quickly?
S: No, it’s not safe.
T: Can we cross the road quickly ?
S: No, we can’t cross the road quickly.
當學生對“Should we cross the road quickly?”這個問題進行肯定回答時,教師馬上意識到可能是學生緊張所致抑或是缺乏安全過馬路的意識。在發(fā)現(xiàn)錯誤以后,教師并沒有以嚴厲地斥責或進行說教,而是進行追問,讓學生意識到這樣快速過馬路是不安全的,使之及時改正,并在師生對話中習得語言。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促使學生積極地去思考,在思考中習得語言,達到知識的內(nèi)化,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需要掌握好提問的策略,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緊扣教學目標,在動態(tài)生成中抓住一些精彩瞬間進行適時提問,使提問成為學生學習的“催化劑”,最終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英語課堂提問方法
一、交談提問,注意情感性
當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學習,注意力會更集中,思維會更活躍,接受信息也會更快。因此,教師應(yīng)當以愉快、友好、從容、談話式的態(tài)度來提問。提問時如果既能保持自由自在、不拘禮節(jié)的氣氛,又能說話舉止得體。師生就能進入一種和諧的交際氛圍中。比如,在教學食品單詞時,鑒于多數(shù)學生都有在KFC快餐店用餐的經(jīng)歷,教師可以通過一組問題引出教學: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KFC?Do you like the food and drinks there?What food and drinks can you see at a KFC?通過聊天使學生自然進入角色,并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迫切愿望。
二、適時而問,注意時效性
提問的時機也很重要。不考慮時機的提問是很勉強的提問,這種提問針對性不強,隨意性較大,沒有把握學生的思維流向,沒有較好地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倉促提問。提問的最佳時機是學生處于很想弄懂,但又無法弄懂,很想說出來但又無法說清的心理狀態(tài)。
如教學“The lion and the mouse”時,教師設(shè)計如下:
T:Today I’ll tell you 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animals. But who are they?First let’s pay a guessing game.
T:It’s large and strong. It has a big mouth and sharp teeth.It likes... Who is it?
S1:Is it...?
T:How do you think of them?Can they be friends?If they meet,what will happen?
這樣教師利用一個個問題緊緊抓住學生思維,一步步推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適時而問是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fā)現(xiàn)、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變換方式,注意靈活性
在英語課堂問答活動中,師生間的雙向或多向互動能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教師可以直接向?qū)W生提問,構(gòu)成師生互動;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構(gòu)成生生互動;可以在老師向組內(nèi)某一學生提問時,小組內(nèi)學生互為補充,構(gòu)成師生網(wǎng)狀互動等。
四、控制難度,注意層次性
課堂提問應(yīng)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到學生的能力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視其具體情況把握難易分寸,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因此在設(shè)置問題時既要考慮到難度和跨度,同時還應(yīng)注意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問最好是由具體到抽象,由淺層到深層,由聚合到發(fā)散。如,在處理“龜兔賽跑”拓展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提問“What will happen?Who can continue the story?”請學生發(fā)揮想象續(xù)編故事,學生通過不同的思維模式,分別講述了兔子贏,烏龜贏為結(jié)尾的故事,在每段故事后,教師都引導(dǎo)學生討論“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story?”使學生有機會通過推理、歸納與思維活動用英語分析問題,獲得相關(guān)的人生經(jīng)驗。
五、積極評價,注意激勵性
成就感是每位學習者的心理需求,合理的贊揚可以給學生以成功的喜悅,增強其學習動機,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問答活動;而批評指責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扼殺其學習動機。
同時,反饋評價宜采取“因人而異”的方式。從學生的'發(fā)展、進步的方面出發(fā),對知識技能給予必要的糾正,情感上給予鼓勵,如此“心靈相通”之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成功與進步的喜悅,進而學生會以同樣的情感回報教師,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也能樂于接受,真可謂“互惠互利”。
課堂提問是教師輸出信息并獲得反饋信息的重要途徑。課堂提問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求得某種正確答案,而是要求學生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求得思維的發(fā)展、智力水平的提高以及良好品德的塑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合適的提問策略與方法,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領(lǐng)他們步入精彩的問題空間,它將在不斷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的過程中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成效。
【小學英語課堂提問方法】相關(guān)文章: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作用和方法03-14
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03-31
小學英語課堂的導(dǎo)入方法03-31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技巧分享11-15
小學英語課堂的導(dǎo)入方法和技巧08-13
小學英語課堂的游戲教學方法04-02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12-05
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08-09
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提問的方法04-25
幼兒園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03-03